最新影视精选影库高清无广告播放,国产精品va一级二级三级_BD国语日本电影免费

工大新聞

首頁

有料!有解!有樂!這場講堂很“肥”腦

“大師風范,觸手可及!”“新學期,太贊了!”這是參加完河北工業大學“樂學”講堂第十二講暨秋季學期第一講的同學們發出的贊嘆。9月13日下午,河北工業大學韓旭教授、王慧遠教授、馬國偉教授、胡寧教授四位重量級“學術大師”在北辰校區和紅橋校區同時開講。

圖片14(1).png

韓旭教授以《工業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為題,深刻剖析了當前工業機器人技術與智能制造領域的迅猛發展態勢及其廣泛應用領域。講座伊始,韓教授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工業機器人技術的最新進展,特別提及了河北工業大學在機器人研究領域的卓越成就與貢獻,為同學們描繪了一幅工業機器人技術蓬勃發展的宏偉藍圖,并展望了其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隨后,他將視角聚焦于智能制造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全面梳理了智能制造、廣泛研究范圍及未來發展方向,為同學們提供了一幅清晰的發展脈絡圖。韓教授鼓勵同學們要筑牢基礎功底、勇于探索未知、敢于創新實踐,努力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IMG_6994.JPG

王慧遠教授的《輕量化時代的璀璨新星——輕質高強 頂天立地 鎂美與共》,從鎂合金的研究背景出發,依托一系列鮮活案例與詳實數據,系統介紹了新型高性能鎂合金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王教授以自己所領銜的先進輕合金團隊研究為例,帶領同學們感受“凝滴速性、固本培材”的團隊教育與研究理念,并勉勵廣大師生堅持科學精神,夯實專業基礎,不斷磨練自身,練就學習本領。

799c8c1c-1d95-4800-aa6f-d0a57a7d0287(1).png

“智能建造時空旅行——造紙術、造橋術、造樓術”,馬國偉教授向同學們介紹了造紙術、造橋術和造樓術歷史意義和影響,詳細闡述了這三項中國古代的發明對整個世界歷史進程所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隨后,他以河北工業大學現澆混凝土橋梁建造技術和3D打印技術建造的趙州橋為例,讓大家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國從“制造大國” 向“制造強國”的歷史性跨越。此外,馬教授還介紹了學校先進研究所和實驗室等項目,展望了未來的教育發展特色之路,讓同學們受益匪淺的同時,也感到無比自豪。

317166f4-866c-4d9b-bff2-04daeb76cbe2(1).png

胡寧教授在《智能制造天地一體——航天探索、衛星技術、高端裝備》中以河北工業大學發射的科學實驗衛星“元光號”為引,聚焦航天探索、衛星技術、高端裝備三個領域,為同學們詳細介紹了我國智能制造事業的發展歷程、取得的輝煌成就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指出了“智能制造”在國家科技未來發展戰略中的重要地位。

IMG_7028(1).jpg

9593d514-9d23-49a8-af6b-60adcd8e3dae(1).png

IMG_7240(1).jpg

bd80b600-2356-4440-9c72-15134807d2ec(1).png

提問環節,同學們發問積極,四位教授也非常耐心地回答了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還帶給了大家更多的思考和討論。

聽完兩位教授的講座,我仿佛被引領進入了一個充滿奇跡的科技殿堂。韓旭教授對工業機器人技術的深入剖析,讓我看到了智能制造如何一步步改變著我們的生產方式,甚至生活方式。他提到的那些創新案例,讓我深感自己所學專業的價值所在,也更加堅定了我投身科研、推動行業進步的決心。而王慧遠教授關于鎂合金的講解,更是讓我對材料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些看似平凡的元素,在科技的催化下竟能展現出如此非凡的力量,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電氣2201王文平

韓旭教授與王慧遠教授的講座,讓我深刻領略到了科技前沿的無限魅力與交融之美。韓教授以其深厚的學術底蘊,為我們揭示了工業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的奧秘,令人耳目一新。王教授以其獨特的視角,為我們展示了輕量化材料的廣闊前景,他在高強韌輕合金新材料開發方面的突破,為材料科學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兩位教授的講座不僅拓寬了我的專業視野,更讓我對科技創新充滿了期待與憧憬。

——新能222劉瀟豐

胡寧教授的講座,為我打開了一扇通往未來的大門,讓我看到了智能建造領域充滿著無限可能性。航天探索、衛星技術與高端裝備的結合,展現出了科技的強大魅力以及創新的無限活力。作為大一新生,這場講座讓我深感責任重大。我們正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處處是機遇,處處也是挑戰,國家的發展需要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的奮斗和奉獻。在未來的歲月里,我將胸懷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我要在大學的時光里,不斷探索、創新,為實現智能建造天地一體的宏偉目標,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電子246任景鉑

通過馬國偉教授的講座,我深刻認識到,從造紙術到造橋術,再到造樓術,每一種技藝的演變都是人類智慧與創造力的結晶。它們不僅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更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而智能建造作為新時代的產物,更是將人類的建設能力推向了新的高度。展望未來,我滿懷期待,相信在智能建造的引領下,我們能夠創造出更多令人驚嘆的建筑奇跡,為人類的幸福與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同時,我也深刻意識到,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子,我們應該珍惜學習機會,努力掌握新知識、新技能,為智能建造事業貢獻自己的青春與智慧。

——2023土木工程X-1 陳俊宇

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新技術應用不斷推進發展,全球再次掀起了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新熱潮。馬教授和胡教授給我們帶來的看似是“技術”知識,但同時也讓我感受到了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了新中國的強大和偉大,更加堅定了“文化自信”和“教育興國”的強國之基。

——2023設計學X-1  劉然

文圖/樊晨晨 卞培

單位審核/朱磊